线上: Zoom 详情将于一周前提供。
本文主要运用社会语言学特别是莱姆克(Jay Lemke)的文本互涉的方法分析马可福音八章14~30节的经文,这部分经文是马可福音的一个转捩点。文章首先概述了三种典型的互文观念——从前后文本的视角来看,对马可所做的相关研究。然后引入社会文本的观念,解释说明莱姆克的社会语言学视角下的互文研究的概念与方法,并将之运用到马可福音八章14-30节的经文分析。
文章的主体部分透过莱姆克主题建构的方法(Thematic formation)分析这段经文,从而得出门徒所误解不明白的是耶稣的弥赛亚身分 (八章14~21,27~30),而马可透过伯赛大盲人的故事(八章22~26)说明门徒所代表的弥赛亚新群体需要经历一系列不断失败的过程,也就是逐渐认出耶稣是谁的一个过程,需要在与耶稣不断碰触的过程中才能真正明白并经历到,最终群体生命得以转化。
这样的一个转化过程,跟当时昆兰群体所强调的遵从律法,寻求耶和华的真理是不一样的。昆兰群体更多的是在道德行为上被要求遵从神的律法。可见,耶稣及其门徒所代表的弥赛亚新群体在各方面已经不同于当时的犹太群体。
免费讲座 ? 请报名参加
报名截止日期: 18?Jul 2025 (Monda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