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追求的是“基督”,还是“基督附带的好处”?

角声

教会与社会

分享这篇文章

欲望vs满足

犹记得在28年前,当我在新神修读道学硕士的时候,年轻的我们在学院假期中参加了去印度加尔各答的短宣——在那里有一群移居到当地的客家人,他们信了主、建立教会,也开办学校,借着教育将信仰的种子播在华人和当地孩子的心中。有几天我们配搭教会带领了儿童青少年圣经营。在分组活动中,有一站,我带领他们分享:“如果你知道明天就要离开这个世界去天堂了,你可以带三项东西去,你会带什么呢?”一位少年是这么回答的:“我要带风扇、圣经和食物”——这个回答在我心中为之一振,这个孩子要带的东西都算是解决他生活中实际面对的需要的啊!很实在,不奢华、不贪爱!

可能有人会这么回应我说,“哎呀,这是那个时代,网络、电脑才刚刚起步,大家没有智能手机,不像现今物欲横流,人心所想要的玲琅满目、眼花缭乱”——真是如此吗?扪心自问,人欲望的无底洞,仅仅始于现今高科技的时代吗?绝对不然!人的心,自古至今,都是“想望、渴求”些什么的,无论在贫穷或是在富足的社会中,人心都是一样的——绝大多数时候,不会以自己所拥有的为满足。

成功神学“牢笼”人心的现况

在现世代的教会中,与这般“欲望”契合——反映出以“成功神学”片面诠释圣经信息为主轴的教导,正在世界各地不同的社会处境中,迅速扩张,对基督信仰本质带来极大的冲击挫马瑞尔斯ㄢ尼尔(Marius Nel)在现世代的教会中,与这般“欲望”契合——反映出以“成功神学”片面诠释圣经信息为主轴的教导,正在世界各地不同的社会处境中,迅速扩张,对基督信仰本质带来极大的冲击。马瑞尔斯?尼尔(Marius Nel)在他2023年发表的一篇文章中提出,成功神学在非洲新兴五旬节和先知性教会中极为流行。根据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2006年的调查,85%的肯亚、90%的南非、95%的尼日利亚五旬节信徒相信“只要有足够的信心,神就会赐予物质繁荣”;这些教会增长迅速,尼尔认为成功神学的教导之所以在非洲吸引人乃是因为它反映出社会的贫富差距和不平等,而这样的信息传递了借由信仰可以获得财富和社会地位,满足了他们的渴求;而强调借着属灵的“手段”得着健康和财富也与非洲传统宗教的灵性概念吻合,类似于寻求祖宗和灵界势力的祝福和庇佑。

然而,成功神学对人的吸引力是不分贫富的,Catherine Gomes和Jonathan Tan特别以新加坡二间巨型教会(mega church)为例,就成功神学在新加坡的影响与批判进行分析认为,新加坡富裕的环境,再加上家喻户晓的5C(公寓、汽车、现金、信用卡和俱乐部会员)不单是衡量个人成功与否的社会共识,也结合了勤奋、看重家庭和集体责任等儒家精神为背后的价值观,塑造了国民共同的愿景,这些价值观恰巧与基督信仰中一些教导契合,例如:看重家庭、社区和顺服权柄,等等,提供了孕育成功神学的“文化土壤”。Catherine Gomes和Jonathan Tan进一步指出,巨型教会(文中个案研究提出了对新造教会和城市丰收教会对成功神学强调和塑造的形象与文化做出分析)普遍宣扬“成功神学”信息,认为物质丰富乃是神祝福的外在标志(财富=敬拜的结果),鼓励基督徒将事业、经济成功、社会地位视为信仰成长的表现,强调卓越、突破、积极思维,不知不觉地基督徒将信仰和个人成就看为牢不可分;很讽刺的是,基督信仰(Christianity)成了新加坡人第6个C——基督信仰不仅代表属灵身份,更被视为是生活的成功人士、是社会的精英。

该如何理解神赐下物质丰盛的应许(申二十八1胆14)?

申命记第二十八章前半提到了神将赐给祂子民物质丰盛,我们该如何理解它要传达的信息呢?诚然,申命记第二十八章论及顺服蒙福,悖逆受咒诅的挑战,然而,首先我们必须要确认的是,这里所记载的祝福和咒诅是当时摩西带领以色列人在摩押平原与神立约的内容——是以色列民族将来要立国的“国度性的约定”,在祝福的段落中(申二十八1~14)强调的是神子民当听从耶和华神的话,“谨守遵行祂今日吩咐的一切诫命”(二十八1、9、13);因此,这些祝福和咒诅的实现乃是与以色列全体的顺服或悖逆密切相关,而非针对个别基督徒,因为这不是个人的应许。

其次,申命记二十八章1至14节的确列举了许多物质的祝福,但祝福的根源乃是扎根在与神的关系上,而不是靠人的努力或是靠“信心换取而来”的;因此,祝福的关键是与神的关系并且顺服祂的旨意,而不是追求物质本身。

第三,当我们看全章经文时,我们会发现,顺服蒙福的篇幅(1~14)远远少于悖逆受咒诅的警告(15~68)——为什么呢?为什么现代基督徒,特别是以成功神学诠释视角在理解这章经文时只单单将顺服蒙福的经文“对号入座”,而略过后面超过五倍长度的悖逆受咒诅的警告,对它“视而不见”呢?事实上,这前后两段落多有相对应、彻头彻尾的逆转描述,例如:全面蒙福(3~6)对应彻底受咒诅(16~19),居上蒙福(12~13)对应下降作尾(43~44)以及仇敌落荒而逃(7)对应神子民大败、惊恐溃散(25);因此,悖逆受咒诅的篇幅乃是在在地警告神子民不能做到一件事,就是——不听从神的话,去随从、事奉别神!苦口婆心地劝诫表明了神深知人在信靠跟随祂的事上是何等地软弱,靠我们自己是经不起考验的,惟有倚靠神的怜悯(申三十3)!

 

成功神学对个人信仰生活的影响与挑战

  1. 检视自己的信仰动机——成功神学强调“信心/委身换取祝福”,容易让信仰沦为追求个人利益(健康或财富)的工具,而非单纯寻求神;我们如果把属灵的操练当作“交换”的方式,认为“我做了,神就必须给我回报”,这会让我们把神当作“自动提款机”,而不是敬拜和信靠的对象,与神的关系变得功利且脆弱。
  2. 对苦难与顺境的态度——成功神学削弱了苦难的属灵意义,容易让人将一切的不顺利归因于“信心不够”或“神不祝福”,忽略了圣经中“在患难中成长”和“背起十字架跟随主”的教导,使得我们遇到挫折时容易自责或对神失望,而不是在苦难中学习仰望、倚靠、顺服神。
  3. 对祝福的偏差理解——成功神学把“祝福”主要等同于物质和身体健康,但圣经强调更重要的是属灵的祝福(如平安、喜乐、爱、力量),我们若长期受此影响,可能会忽视内在生命的成长和突破,单把物质和健康得失当作神是否爱我的标志。

 

愿我们重新省察自己与神的关系,以一颗真诚的心敬畏祂、爱祂、事奉祂,重拾“即或不然”信靠的心,忠心跟随主到底——申命记第二十八章不是成功神学的依据,而是提醒我们:真正的祝福乃是与神同行、顺服祂,无论环境如何,神的同在才是最大的福分!——这正是在基督救赎恩典中,神向我们显明的福气——以马内利!

 


 

思考问题

  1. 当我灵修祷告、事奉或奉献时,心里更关注的是我做了这些比较安心,或是我能得到什么;还是我能如何荣耀神、服事他人呢?我是否相信神的恩典和祝福是出于祂的爱,而不是我的行为?
  2. 我是否认为基督信仰只是一个“保佑”我一帆风顺的信仰呢?我如何能在逆境中仍信靠、寻求神心意呢?我的信仰生活如何能够体现出谦卑、舍己跟从主,与祂一同受苦呢?我如何能够为他人、为神的国度有具体明确的付出行动呢?

更多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