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到几时?”在情感共鸣中舒缓负向情绪而得力

ENGAGE

For church & society

Share this post

年来人们对心理健康的认识有所增加。无论是年长者、成年人,或是青少年,都面对生活所带来的种种压力。若未尽早进行防治措施,长期压抑负向情绪,会造成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也会影响生理健康(如头痛、免疫力减弱、消化不良等)。

心理医生一般会建议一些处理负向情绪的方法,包括培养正向情绪与积极的态度、采用不伤害自己或他人的方式适当地抒发情绪、意识到自己当时的情绪而转移注意力或采取相反行动来缓解(如深呼吸、离开情绪现场);而向人倾诉似乎是我们自然会想要做的,若有适合的人选,这也是舒缓情绪的一种适宜方式。但是,向人倾诉也会有某些潜在的问题(如对方未能为我们保密、不理解我们的感受而给予不恰当的回应、对我们所提及的人物产生偏见 );写日记以文字表达负向情绪,也是舒缓的另一种方式,固然能够避免上述向人倾诉所面对的问题,但又似乎缺乏了获得他人理解、安慰与支持。在长期面对压力时,我们难免会感叹“要到几时?”

圣经诗篇中的哀歌,正是能够帮助我们舒缓负向情绪的另一有效方法。诗人在困境中向神倾诉,诗词的内容在多方面展现了现代心理医生所建议处理负向情绪的方法与结果。我们就以诗篇第十三篇为例,看看诗人如何表达与处理他内心的负向情绪。

“耶和华啊,你忘记我要到几时呢?要到永远吗?你掩面不理我要到几时呢?”(1节)看来诗人也不是第一次向神祷告倾诉了,但他似乎一直都没有看到神帮助他解除危难。这听起来像是埋怨的话,在我们看来似乎不尊敬神。但是,这却是希伯来哀歌诗词中常出现的表达(如伯十三24;诗二十二24、八十八:14),是陈述感受而得到舒缓的重要环节。诗人继续道:“我的思绪翻腾,内心整日悲伤,要到几时呢?我的仇敌升高压制我,要到几时呢?”(2节)诗人把心里的苦楚说出来,是抒发情绪的重要一步。在我们面对艰难时,诗人的感受能够使我们产生共鸣,协助我们借着诗词来表达我们内心类似的情感,帮助我们学习如何向神陈述我们内心的感受。神既然没有拒绝诗人,也不会拒绝我们向他的倾诉。神会理解我们,也会为我们保密。

“耶和华我的神啊,求你看顾、应允我!求你使我的眼睛恢复光彩,免得我沉睡至死;免得我的仇敌说:‘我胜了他’;免得我的敌人因我倒下而幸灾乐祸。”(3~4节)表达了感受之后,诗人就向神求助。虽然诗人的“敌人”与我们的不同,但是诗词可以使我们产生共鸣,反映我们自身的感受或与相似情境的经历,帮助我们从诗词中找到安慰或认同;诗歌可以帮助人们处理情绪,也是有现代研究所支持的。

“而我,我倚靠你忠诚的爱,我的心因你的拯救而快乐。我要向耶和华歌唱,因为他以厚恩待我。” (5~6节)诗人以抒发负向情绪开始,然后寻求神的帮助,再以信靠神为结束。神的信实与拯救,使他能够转为快乐;神的厚恩,使他能够歌颂神。诗人成功地从负向情绪转为正向情绪。诗人向神所唱的抒情诗歌,可以感染我们,通过诗词获得对情感的新视角,有效地帮助我们处理负向情绪,面对生活中的压力,调理我们的心理健康。

备注:圣经引自《环球圣经译本》

 


 

思考问题

  1. 诗篇中还有哪些哀歌,可以帮助我们处理负向情绪?
  2. 有哪些基督教的诗歌,也曾使你得到安慰与帮助?

More
articles